...200亿市场,考研培训还会火多久考试公务员考试辅导_网易订阅(200亿市值每天成交多少正常)

 2023-08-31 03:47:29  考研全程辅导    12
[摘要]

377 万,这是 2021 年考研的报名人数。 2019 年底,考研的报考人数净增加 50 万,多家权威媒体惊呼:创历史新高!341 万人报考 2020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 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就业环境大受打击,加之...





377 万,这是 2021 年考研的报名人数。
2019 年底,考研的报考人数净增加 50 万,多家权威媒体惊呼:创历史新高!341 万人报考 2020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

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就业环境大受打击,加之出国留学受限,考研报名人数再次新增 30 万,总人数达到了 377 万,增幅 10%。
近几年,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国内考研人数连年大幅增长。2017-2021 年,考研人数从 201 万翻倍增加到 377 万,平均每年同比增长接近 20%。
作为另一种刚需,考研培训市场正在经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1978 年,高考重新恢复考试,全国研究生的招生也开始启动,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1980 年,研究生统考模式初步确定,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课由全国统一命题。随着高考的持续火热,研究生入学人数也越来越多。但众多考生苦于找不到资料,也没有辅导老师,有一些高校的老师、研究生开始兼职去做考研辅导。
以清北为主的北京高校,是当时考研生的重点目标。
1988 年 6 月,人大、北大、清华等多名深谙命题规律的权威名师,应广大学生的要求,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研究生考试培训项目。依托名师,这个培训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生,也越做越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1993 年,这个项目在企业化改制后,经教育部门批准,正式注册成立 考研,“ 考研”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研究生考试培训的知名品牌。
1995 年,陈文灯教授从中央财经大学离职,创办了第一所民办考研培训学校——北京 学校。
在这之前,陈文灯已经是知名的大学数学老师。60 年代,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后,他在北京理工大学任教 20 年,而后担任中央财经大学数学系主任 11 年。 考研官网对他的介绍:
深谙考研数学命题规律,授课严谨,注重基础,重点突出,讲课从无讲稿,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陈教授堪称考研培训届化石级的人物,自八十年代统考以来,一直工作在考研培训的一线,是唯一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考研名师。虽然老先生已经不再授课,但江湖上一直有他的传说,人称:
数学得高分,请找陈文灯。
1995 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的冯小平也开始蠢蠢欲动。
因为在人大读研,有很多外地的考研学生会经常找他 忙买资料、找辅导班,他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个商机。
那年暑假,他回到沈阳,找了两个朋友 忙,在沈阳各个高校发考研培训的广告,然后请人大的老师去讲课。结果一下子就招来了两三百个学生,冯小平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三、四万元的收入使他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这么赚钱,还找什么工作?
这让他坚定了教育培训这条路,1996 年,他正式创立 集团,为众多学生提供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
可以发现,早期进入考研培训市场的公司,都是从一个小小的商机开始。北京高校的老师、研究生在兼职中看到了另一片天地,然后纵身跃入。
改革开放的思潮,和广大学子对名校的不懈追求,暗暗孕育了一个广阔的培训市场。
主要人物悉数登场,各家在生存和发展中修炼内功,但考研培训行业的蓬勃发展,还要等待十多年。

2006 年 9 月,俞敏洪站在纽交所的舞台上,意气风发,敲响了国内教育培训公司上市的第一声。
随着 的上市,教育培训行业开始受到资本的追捧,投资机构敏锐的触角在国内大范围延伸。与留学语培差不多同时萌芽的考研培训,也吸引了投资人的目光。
2006 年,多家投资机构找到了行业开拓者 考研,但此时 考研的内部情况,却让他们有所顾虑。
早在 2004 年,张锐在人民大学读管理学博士时,有个偶然的机会到 考研兼职做管理咨询。他为 设计了一套新的管理方式,两年内就 助 将分支机构从 2 家拓展到 23 家, 一跃成为北京地区考研培训业务的龙头。张悦的身份也从最初的咨询师到校长助理,再到公司副总、执行 ceo,并获得公司 15% 的股份。
原有团队占据大部分股权,且年事已高,实际管理业务的执行 ceo 张锐股权并不高,资本机构担心未来管理不稳。资本的青睐让张锐开始重视考研培训这个行业,加之博士即将毕业,他也在慎重考虑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
经过多番思考,张锐决定自己创业:
有经验有能力,有成熟的团队,有全国的培训资源,还有资本的支持,为什么不试一试?
张锐用十一天的时间说服了自己原有团队兼职的五个朋友,他们都是全国研究生联合会的成员,最终放弃了高薪就业机会,选择了创业之路。
2006 年 8 月,张锐成立万学教育,并获得了来自前程无忧创始人凤允雷和华兴资本的投资。在资本的助力下,万学教育合并了原 考研,并以万学 为品牌,开始了全国性的改革升级和拓张。
紧接着 2008 年,红杉和联想投资 2000 万美金入股张锐的 考研。2014 年和 2020 年, 又获得了百度、dcm、安达富基金的投资。

在 考研连续获得资本支持的同时,全行业也得到了资本的助力。
2015 年,成立 10 年的 ,以 2.35 亿元被上市公司洪涛股份收购,实现了考研培训行业的第一个资本化。创始人套现出来,转身成立桃李资本,开始专注教育行业的投资并购。
2016 年 8 月, 教育正式登陆新三板。当年 教育收入 3.9 亿元,净利润 1128 万元。
资本进入后,推动着整个行业向规范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名师+加盟”成为主流模式,包括万学 、 教育、 教育、 教育等。
以 考研为例,公司一开始只在北京开设直营学校,全国其他地区均以加盟模式开展业务。 教育与加盟商签订加盟合作协议,为加盟商提供 教育考研公共课 (政治、英语、数学)、考研专业课的资源及服务,并授权加盟商推广该项目时使用“ 教育”品牌,加盟商负责提供教学硬件设备(教室、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系统等),负责招生宣传、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并保证如期、正常开课。
加盟商对学员的授课模式一般是通过远程多媒体教育方式实现,如需进行面授培训,由公司进行课程师资的协调,加盟商直接向面授老师支付课酬。
在师资、内容和资金的优势下,头部机构迅速推向市场,形成了以 、 、 、跨考、 、 为代表的线下机构。


在考研培训机构蓬勃发展的背后,是持续增长的考研大军。
过去二十年,报名考研的人数从 39 万到 377 万,增长 10 倍,同时录取人数从 10 万到 99 万,也接近增长了 10 倍。录取率一直维持在 30% 左右的水平,这也意味着今年将有约 270 万人落榜。

虽然 30% 的录取比例,相对公务员考试动辄

百分之一的报录比,已经很高了,但由于多个因素的影响,实际中具体到个别学校和专业的录取率,会低很多。
首先是报考学校的集中,80% 考生来源于非“985/211”学校,70% 的目标院校选择“985/211”。从这个角度看,考研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次学历升级的机会,大部分来自普通高校的学生,希望通过又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去往少数的几所名校。这不仅是对高考的一次弥补,更是在就业压力加大之下的主动选择,学历通胀的时代,通过硕士学历提升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所以越是排名靠前的高校,考研的竞争越激烈,以北京大学为例, 2019 年一共 2.8 万人报考研究生,录取 2300 人,录取比例不到 10%,其中光华管理学院的经济学专业,报考 43 人,录取 1 人,录取比例 2.2%。

其次是推免生的占比持续提升,个别名校的推免生占比接近 50%,统考生的名额受挤压。推免政策是“双一流”学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近几年推免生人数不断上涨,占比总体都在教育部要求的 50% 之内,但在高校内部,不同专业推免生占比不同,部分高校专业招收的研究生大部分来自于推免。
2020 年,北京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物理、高等教育学、统计学、企业管理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 100%。
暨南大学多个专业的推免生招生占比均超过 60%,其中西方经济学、新闻学推免生占比高达 80%,旅游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只招收推免生。要想通过考研进入这些专业,其竞争又上升了一个难度。

同时,考研大军中往届生的占比持续提高,增加竞争压力。就业难加剧、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考虑,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提升学历和竞争力。据统计,2019 年 290 万报考研究生人中,有约 140 万是往届生,占比已经接近一半,且往届生的占比持续提升。以辽宁省为例,从 2016 年到 2020 年,考研人数中往届生比例从 34.5% 上升到 41.8%,四年时间增加了 7.3 个百分点。实际情况中,二战、三战考研的学生,并不在少数,这些往届生的加入,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应届生的竞争难度。

实际的考研竞争,或许比我们看到的,要激烈得多。大四一战不过,则意味着被迫进入职场,以往届生身份加入考研,将面临就业和毕业后复习的双重压力,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对考研培训的需求。
对于考研的学生,数学、英语两门公共课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仍然较高,特别是专业课,由各个院校自己选定,参考教材要么宽泛,要么干脆不指定,复习难度最大。 的调查显示,75% 的考研人认为数学和专业课较难,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知识点的把握”,其次是由此产生的“时间成本”。
依托培训机构对考试内容和规律的研究,能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时间成本, 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提高学习效率。

尽管需求旺盛,玩家众多,资本助力,但长期以来,考研培训领域未曾出现过年营收超过 10 亿元的领军企业。
新三板挂牌的 教育,成立 20 年,已经是行业老兵,2015 年收入刚刚过亿元,紧接着收购了大连、武汉、南京等地的 11 个加盟商,才勉强在 2016 年实现 3.9 亿元收入。代表性的在线考研培训机构, 在线,2020 财年大学业务收入 6.4 亿元,其中考研培训业务的收入不到 3 亿元。
其他头部的考研培训机构,体量也都只在几亿元上下,这支撑不了更高的估值。
为什么会这样?
这固然有管理团队自身的影响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行业发展的逻辑使然。考研培训的几个特征,导致行业难以出现像留学语言培训、公务员考试培训这样营收成规模的机构。
其一,名师化是考研培训行业的普遍现象,名师掌控了内容和教学。数学界有四大名师: 、 、 、杨超;政治届鼻祖 ,大名赫赫;英语 长王江涛、《考研真相》 、《恋练有词》朱伟等;还有网红段子手 。这些名师以极强的专业积累和个人魅力,吸引了大部分考研学子,培训机构只能与名师签约合作。例如,考研政治辅导用书 81.5% 选择“ 系列”,英语辅导用书 29.8% 选择“张剑黄皮书”,考研数学大部分依旧选用“ 系列”。

最重要的教学内容由签约名师提供,核心资源并非培训机构掌控,收入和毛利率自然就低了。以 考研为例,2016 年共有培训老师 157 人,其中签约讲师为 122 人,占比高达 78%,从教材讲义的研发到授课,机构都对名师有极大的依赖。
其二,名师化直接导致头部公司选择了加盟的发展模式。名师是难以复制的,开直营分校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且也很难招到那么多合适的老师,所以要扩大教学规模,最简单的方式是做加盟。事实证明,大多数机构也都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
培训机构给加盟商提供教学内容和在线的师资,但是在加盟模式下,加盟分校承担了招生和服务的职责,因此生源是被加盟商控制的。长此以往,机构对加盟商是没有议价能力的,所以也赚不到什么钱。2015 年 考研有 364 家加盟商,每个加盟商每年仅贡献 3 万元加盟费, 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图书销售。
其三,标准化不足。在内容上,考研与 k12、留学语培最大的不同是,专业课门类复杂,这也导致培训机构需要投入更多去做标准化的研究。留学语培的考试内容,全国统一,k12 内容至少也在省级地区是统一的,但考研的科目就会很复杂,光数学就有数一、数二、数三,专业课上各校还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因为缺乏标准化,所以考研培训机构在扩张时,就面临很大的局限性,各家培训机构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区域,但跨领域和跨区域的扩张,通常就显得捉襟见肘。要想做标准化,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去做研发,这就是重资产的投入了。
但其实,这三个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据教育部统计,2021 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 900 万人,达到 909 万人,2022 年毕业生将超过 1000 万人,未来十年将有超过 1 亿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
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研几乎成为了刚需。未来 2-3 年考研的报考人数有望达到 500 万,目前考研参培率已达到 30-40%,按 200 万学生,客单价 1 万简单计算,行业规模也超过 200 亿,这实在是一个可观的培训市场。
谁会成为第一个突破 10 亿营收的机构呢?
在教育培训行业,成功的机构从来都需要埋头苦干,一点点积累,没有捷径可走。
2019 年年报中, 教育的综合培训板块(考研、it 和其他)收入 16.4 亿,其中考研辅导业务的营收增速超过 100%。据了解, 考研早在 2013、2014 年就开始筹备了,依托全国 319 个地级市的 1335 家直营校区, 教育已在多个校区开展考研培训项目。从公务员考试培训,到教师培训和事业单位培训, 已经验证其在职业教育上的持续扩张能力,未来考研培训、it培训和其他版块的收入突破 10 亿,只是时间问题。
跟谁学也在 2020 年高调进军考研培训,几乎端走了 的考研名师组,李旭、唐静从 转投跟谁学,一时引起行业轩然大波。其中,李旭是 集团十大演讲师冠军、 20 周年功勋教师、“梦想之旅”讲师团成员;唐静则是 功勋教师,曾担任俞敏洪老师特别助理一年,在 工作超十年,是 和 教育在线上考研翻译、考博翻译、专八翻译、翻译硕士等课程体系的设计者。考研培训业务,未来可能会成为跟谁学下一阶段增长的核心板块。
从英语四六级考试切入,迅速占领细分市场。大学校园是单位面积内人群集中度极高的场景,四六级备考的时间又往往比较集中,以此为切入点,营销宣传的效应得到了很好的放大。通过高度标准化的线上超级大班+现象级的线下资料包,培养与用户间的情感连接, 快速扩张到考研、公考、出国考试等赛道,成为大学生在线教育领域的现象级企业,并在 2018 年连续获得了腾讯、高瓴领投的 2000 万美元和 5500 万美元的融资。
后浪汹涌。
在线教育的战场持续扩张,从白热化的 k12 学科辅导,在 2020 年被猿辅导的斑马 ai 引向低幼,竞争对手纷纷跟进,字节跳动的瓜瓜龙、作业 的鸭鸭英语、跟谁学的小早启蒙、学而思的小猴 ai 课。猿辅导的 已经在公务员考试培训掀起局部战争,以考研培训为代表的职业教育赛道,必将迎来一场更激烈的战火,风雨欲来。
教培行业头部公司加速扩张、中小机构倒闭离场,也表现出行业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标准化、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借助组织和资本的力量,提供更好的服务,正在逐渐整合行业。
k12 学科辅导最先被在线大班课冲击,少儿英语、早幼教、成人教育的考公、考研、it 培训、英语等等,无一幸免,只是或早或晚。
从 2019 年开始的大范围培训机构破产、倒闭潮,从另一方面看,也是一次市场出清,过去依托营销、盲目扩张、草莽生长出来的机构,正在逐渐离场。没有专业的师资、过硬的内容、高效的组织,这样的教培机构在越发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将越来越难生存。而 教育、好未来、 、猿辅导这样的行业龙头,还将继续发挥带头作用。
大学毕业生连年增长,年轻人的就业和职业教育,将是未来 10 年最重要的教育课题。
这一片蓬勃的市场,谁主沉浮?


...谆谆教诲”(二)——左锐老师篇研究生会计学学术硕士研究生...(谆谆教诲和谆谆教导的区别)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