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河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项羽_土地_原始社会

 2023-02-25 01:44:00  考研全程辅导    7
[摘要]

原标题:2006年河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氏族公社 原始社会后期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



原标题:2006年河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氏族公社

原始社会后期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氏族公社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

2.楚汉之争

刘邦和项羽争夺全国政权的战争。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反秦农民起义军攻占秦都咸阳,秦朝灭亡。继之项羽入关,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封刘邦为汉王,据巴蜀、汉中之地。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乘项羽镇压齐地叛乱之机,起兵攻占关中,远袭彭城,为项羽所败。退至荥阳、成皋一带,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势力,与项羽成相持局面。同时派部将韩信攻掠赵、齐等地,使项羽腹背受敌。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双方言和,相约以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属汉。次年,项羽依约撤兵东归。刘邦乘机约韩信等人合力围追。垓下一战,楚军全军覆灭。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尽。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即皇帝位于定陶附近的汜水之北,国号汉,五月迁都于长安,是为西汉王朝。

3.八王之乱

西晋皇族内部因争夺政权而引发的动乱。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惠帝即位,贾皇后为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外戚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开始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进来,历时16年之久。306年东海王另立怀帝,八王之乱结束。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使得五胡乘虚而入。

4.《唐律疏议》

唐朝颁布的国家法典,是刑律和注疏的合编。本名《律疏》。唐高祖时开始制订唐律,太宗时修订完成,唐永徽三年(652),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对律文逐条加以解释,并设有问答,成三十卷,于次年颁行。律疏与律文具有同等效力。疏与律统称为《永徽律疏》,后世称为《唐律疏议》。开元二十五年(737)又重加刊定,故今所见刊本有永徽以后的地名、职官、名物及避讳字样。全书分十二篇,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五百条。《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封建法典,为唐后各代立法所本,并对日本、朝鲜、越南的古代法律产生一定影响。

6.中国共产党第7次代表大会

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主持大会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确定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

的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简答

1.简述春秋时期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夏商两代已经实行,西周时期极度发达。井田制是从氏族社会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氏族社会末期,家族从氏族中分解出来,原有土地的一部分被各家族分别占有。当家族内部分解为个体家庭后,每个家庭也各占有一分耕地。由于计算土地面积的需要和排灌沟洫的限制,各片土地被划分成数目不等的方块,每一个方块的面积大体相等。同时,古代平原地区的聚落(邑、里)的居民凿井而饮,井在古代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们居住的房舍、交易的市场在井附近,故有“庐 井”、“市井”之称。将方块田与井联系起来即称为“井田”。

井田制度下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是由氏族社会公有土地演变而来,保留着公有的名义,实质变成贵族剥削农业劳动者的一种方式。公田由村社成员共同耕种,公田上的收获全部交给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这种份地不是固定不变的,村社成员必须按制度定期交换份地,并跟着份地的变动迁居。私田与公田一样为国家所有,村社成员占有、使用私田是以在公田上无偿劳动为条件的。井田制的剥削形式有向贵族缴纳贡物、无偿耕种公田等。井田制具有公有和私有的两重性,其发展趋势是土地私有的因素逐渐扩大,因此,它是“从公有制到私有制、从原生形态到次生形态的过渡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封建制度的确立,井田制在春秋时期逐渐瓦解。

2.简述东汉田庄经济

(一)特点:

(1)规模大,多种经营。经过数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土地兼并,东汉的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 在规模巨大的田庄中,一般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各业,还从事某些手工业或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生产和生活资料都能自给自足。

(2)聚族而居,宾客相附,宗族宗法色彩浓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东汉地主田庄往往以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社会动乱时,每个田庄就是一个坞堡。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族长。宗族、宾客、徒附、部曲、奴婢,在庄园里所处地位不同,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性,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序,田庄主常以宗主的名义对族人进行安抚慰问,阶级矛盾与对抗相对比较缓和,从而显示了较强的凝聚力。

(3)拥有私人武装。豪强地主拥有私人武装,主要由依附农民中的青壮年男子组成,称为“部曲”或者“家 兵”,其任务是看家护院,后来转变成豪强地主镇压农民起义和拥兵割据的武装力量。

(4)与自耕农经济相比,地主田庄具有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地主田庄实力雄厚,可以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具有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农具、实施耕作新技术等等的能力,这是个体自耕农不可能做到的。

(二)历史地位:

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形成,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宗族组织和宗法制度也有了发展。但东汉政权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豪强宗法势力统治的基础上,这也是东汉一代的地方宗法势力不断发展,以至于控制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造成严重的封建割据,形成军阀混战、三国分立的重要原因。

3.简述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626—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秩序稳定,国势强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民族关系融洽,边境也较安宁,史称“贞观之治”。

(一)君臣论治。唐太宗经常与其大臣们论古说今,总结历史经验,以改善统治。他很重视强盛的隋朝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一事,经常议论隋亡的教训,并引以为戒。他们还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参与论治的主要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马周等人。唐太宗君臣论治的范围很广,涉及加强、巩固封建统治的各个方面,其主要内容多收入《贞观政要》一书。因而该书深受后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二)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在用人方面坚持“选贤任能”的原则,不因亲故而取庸劣;不因关系疏远或曾是政敌而舍贤才。不拘一格,因材致用,因而从各阶层、各集团搜罗了许多人才,他重用的一批大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勣等,都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或军事家。唐太宗很重视听取大臣的意见,注意兼听众议,虚心纳谏。他还鼓励大臣直言极谏,因此一时间朝廷上出现了良好的政治风气。常对太宗进言的大臣以魏征最为著名,而且敢犯颜直谏。

(三)轻徭薄赋。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唐初的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是力役,不仅削减了大型公共工程,以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而且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

(四)华戎同轨。在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方面,唐太宗虽曾多次派兵反击突厥、吐谷浑的侵扰,并进而征服了突厥、吐谷浑等,但他主要还是采取以怀柔为主的羁縻政策。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任命各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等,以统辖本族。对于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也很信任,不少人被授以高级官职、册封爵位,还帮助他们的部属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唐朝树立了声威。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4.简述明朝初期加强君主集权的政治措施

?中央制度

(1)罢丞相,废中书省,改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创立、发展内阁制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后来,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批红之权。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3)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立给事中制度,加强监察。

(4)设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置锦衣卫,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党之外,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和特务机构,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地方制度:废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

?军事制度:置五军都督府,施行卫所制度。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政和兵籍,并不直接统领兵马。遇有战事,由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将兵官。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卫所。

?律法制度:颁布《大明律》和《大诰》三篇,以法制治国。

明朝的律法比唐律简赅,但是比较严酷。

?文化教育:

(8)改革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9)通过文字狱,钳制人民思想

△其他方面: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制造“胡蓝之狱”,江南大族和功臣宿将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加强了中央集权。

5.简述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近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脱胎于西方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夹缝之中,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其规模小、技术落后、多集中于沿海的商埠等特点。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瓦解中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的同时,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生存创造了一定的空间,创造了其产生的一些客观条件,包括市场和劳动力等等。而在封建地主阶层倡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的第一批工矿企业,其中的一部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使得人们认识到创办企业的优越前景,这样一来,大批的商人、官绅投入到办企业的行列中来,他们自筹资金,投资于近代的以工业为主的工矿、交通等行业,开始形成了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社会,近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深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压榨,又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上层地主的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生存处境极为艰难,所以具有很强的革命性,要求推翻加在其身上的负担;但是同时,由于他们的势力很弱,不具备单独革命的实力,所以为求生存,又不得不向中外势力妥协。

6.简述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意义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毛泽东于1941年5月和1942年2月,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历时三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后来的历史发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第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上毛泽东个人意识与全党意识相统一

第二,实现了毛泽东全党领袖地位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相统一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将苏共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论述

1.试评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完成,在各诸侯国内部,已经初步形成一套与秦汉大统一国家相似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郡县制的产生和发展。二是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

中央集权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就是郡县制。早在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改为县。县和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国君直属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对边远地区的直接统治。到春秋后期,晋国把县制推行到内地,一些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卿大夫在封邑内也设县管理,县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成为地主政权的地方行政组织。郡在春秋末期才有,最初出现在晋,设在新得的边地。由于那里是偏僻之地,面积要比县大,但地位比县低。后来由于这些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就在郡下划分县,产生了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

由于郡县制便于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所以进入战国后,魏、赵、韩、燕、秦等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郡最初设在边地,具有边防作用,所以一郡的长官叫做守,也尊称为太守,往往由武官来充任,有征发一郡壮丁出征的权力。县为从属于郡的地方组织,县的长官叫做令,郡县制的推行,使各国形成了中央、郡、县、乡等一套比较系统和健全的行政机构,郡和县的推行,使各国形成了中央、郡、县、乡等一套比较系统和健全的行政机构,郡和县的长官由中内委任,国君进直接掌所握着郡、县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大权。这就加强了中央集权。

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在奴隶制政权中,世袭的卿大夫平时担任各种文官,战时又是统帅军队的将领,文武不大分职,封建政权建立后,出现了文武分职的专职的官吏,在国君之下设有相和将,相是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全国的政务。将是武官之长,负责领兵打仗。官分文武,适应了当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要求,因为处理政务要有一定的政治能力,指挥作战又要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同时分散了大臣的权力,可以起互相监督的作用,便于国君控制。

到战国中期,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是给予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战国时期,国君已遍用玺印,玺符制度的推行,使行政权和军事权都集中到了国君手中。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的这一套中央集权制度,成为秦汉统一王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2.试评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和意义。

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以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中国的实际,论证了中国革命在农村首先胜利的可能性,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理论。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种不平衡性加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各派军阀间的连续不断的战争。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使反动统治出现了缝隙,从而给红色政权的发生和坚持以可乘之机。②国民革命留下的深刻影响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决定了红色政权的向前发展。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政策的不错误,是保证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主观条件。

第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就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即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依托,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长期斗争。

第三,中国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缺乏进行和平的合法的革命斗争的条件,只有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②只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才能真正的创建红军,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这是后来中国革命所走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这条道路的最初表述。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原理创造性地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了起来找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 航向,成为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马列主义的杰出贡献,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006年河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氏族公社

原始社会后期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氏族公社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

2.楚汉之争

刘邦和项羽争夺全国政权的战争。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反秦农民起义军攻占秦都咸阳,秦朝灭亡。继之项羽入关,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封刘邦为汉王,据巴蜀、汉中之地。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乘项羽镇压齐地叛乱之机,起兵攻占关中,远袭彭城,为项羽所败。退至荥阳、成皋一带,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势力,与项羽成相持局面。同时派部将韩信攻掠赵、齐等地,使项羽腹背受敌。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双方言和,相约以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属汉。次年,项羽依约撤兵东归。刘邦乘机约韩信等人合力围追。垓下一战,楚军全军覆灭。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尽。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即皇帝位于定陶附近的汜水之北,国号汉,五月迁都于长安,是为西汉王朝。

3.八王之乱

西晋皇族内部因争夺政权而引发的动乱。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惠帝即位,贾皇后为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外戚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开始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进来,历时16年之久。306年东海王另立怀帝,八王之乱结束。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使得五胡乘虚而入。

4.《唐律疏议》

唐朝颁布的国家法典,是刑律和注疏的合编。本名《律疏》。唐高祖时开始制订唐律,太宗时修订完成,唐永徽三年(652),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对律文逐条加以解释,并设有问答,成三十卷,于次年颁行。律疏与律文具有同等效力。疏与律统称为《永徽律疏》,后世称为《唐律疏议》。开元二十五年(737)又重加刊定,故今所见刊本有永徽以后的地名、职官、名物及避讳字样。全书分十二篇,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五百条。《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封建法典,为唐后各代立法所本,并对日本、朝鲜、越南的古代法律产生一定影响。

6.中国共产党第7次代表大会

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主持大会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确定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简答

1.简述春秋时期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夏商两代已经实行,西周时期极度发达。井田制是从氏族社会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氏族社会末期,家族从氏族中分解出来,原有土地的一部分被各家族分别占有。当家族内部分解为个体家庭后,每个家庭也各占有一分耕地。由于计算土地面积的需要和排灌沟洫的限制,各片土地被划分成数目不等的方块,每一个方块的面积大体相等。同时,古代平原地区的聚落(邑、里)的居民凿井而饮,井在古代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们居住的房舍、交易的市场在井附近,故有“庐 井”、“市井”之称。将方块田与井联系起来即称为“井田”。

井田制度下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是由氏族社会公有土地演变而来,保留着公有的名义,实质变成贵族剥削农业劳动者的一种方式。公田由村社成员共同耕种,公田上的收获全部交给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这种份地不是固定不变的,村社成员必须按制度定期交换份地,并跟着份地的变动迁居。私田与公田一样为国家所有,村社成员占有、使用私田是以在公田上无偿劳动为条件的。井田制的剥削形式有向贵族缴纳贡物、无偿耕种公田等。井田制具有公有和私有的两重性,其发展趋势是土地私有的因素逐渐扩大,因此,它是“从公有制到私有制、从原生形态到次生形态的过渡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封建制度的确立,井田制在春秋时期逐渐瓦解。

2.简述东汉田庄经济

(一)特点:

(1)规模大,多种经营。经过数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土地兼并,东汉的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 在规模巨大的田庄中,一般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各业,还从事某些手工业或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生产和生活资料都能自给自足。

(2)聚族而居,宾客相附,宗族宗法色彩浓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东汉地主田庄往往以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社会动乱时,每个田庄就是一个坞堡。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族长。宗族、宾客、徒附、部曲、奴婢,在庄园里所处地位不同,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性,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序,田庄主常以宗主的名义对族人进行安抚慰问,阶级矛盾与对抗相对比较缓和,从而显示了较强的凝聚力。

(3)拥有私人武装。豪强地主拥有私人武装,主要由依附农民中的青壮年男子组成,称为“部曲”或者“家 兵”,其任务是看家护院,后来转变成豪强地主镇压农民起义和拥兵割据的武装力量。

(4)与自耕农经济相比,地主田庄具有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地主田庄实力雄厚,可以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具有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农具、实施耕作新技术等等的能力,这是个体自耕农不可能做到的。

(二)历史地位:

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形成,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宗族组织和宗法制度也有了发展。但东汉政权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豪强宗法势力统治的基础上,这也是东汉一代的地方宗法势力不断发展,以至于控制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造成严重的封建割据,形成军阀混战、三国分立的重要原因。

3.简述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626—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秩序稳定,国势强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民族关系融洽,边境也较安宁,史称“贞观之治”。

(一)君臣论治。唐太宗经常与其大臣们论古说今,总结历史经验,以改善统治。他很重视强盛的隋朝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一事,经常议论隋亡的教训,并引以为戒。他们还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参与论治的主要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马周等人。唐太宗君臣论治的范围很广,涉及加强、巩固封建统治的各个方面,其主要内容多收入《贞观政要》一书。因而该书深受后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二)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在用人方面坚持“选贤任能”的原则,不因亲故而取庸劣;不因关系疏远或曾是政敌而舍贤才。不拘一格,因材致用,因而从各阶层、各集团搜罗了许多人才,他重用的一批大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勣等,都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或军事家。唐太宗很重视听取大臣的意见,注意兼听众议,虚心纳谏。他还鼓励大臣直言极谏,因此一时间朝廷上出现了良好的政治风气。常对太宗进言的大臣以魏征最为著名,而且敢犯颜直谏。

(三)轻徭薄赋。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唐初的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是力役,不仅削减了大型公共工程,以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而且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

(四)华戎同轨。在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方面,唐太宗虽曾多次派兵反击突厥、吐谷浑的侵扰,并进而征服了突厥、吐谷浑等,但他主要还是采取以怀柔为主的羁縻政策。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任命各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等,以统辖本族。对于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也很信任,不少人被授以高级官职、册封爵位,还帮助他们的部属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唐朝树立了声威。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4.简述明朝初期加强君主集权的政治措施

?中央制度

(1)罢丞相,废中书省,改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创立、发展内阁制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后来,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批红之权。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3)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立给事中制度,加强监察。

(4)设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置锦衣卫,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党之外,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和特务机构,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地方制度:废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

?军事制度:置五军都督府,施行卫所制度。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政和兵籍,并不直接统领兵马。遇有战事,由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将兵官。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卫所。

?律法制度:颁布《大明律》和《大诰》三篇,以法制治国。

明朝的律法比唐律简赅,但是比较严酷。

?文化教育:

(8)改革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9)通过文字狱,钳制人民思想

△其他方面: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制造“胡蓝之狱”,江南大族和功臣宿将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加强了中央集权。

5.简述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近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脱胎于西方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夹缝之中,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其规模小、技术落后、多集中于沿海的商埠等特点。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瓦解中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的同时,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生存创造了一定的空间,创造了其产生的一些客观条件,包括市场和劳动力等等。而在封建地主阶层倡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的第一批工矿企业,其中的一部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使得人们认识到创办企业的优越前景,这样一来,大批的商人、官绅投入到办企业的行列中来,他们自筹资金,投资于近代的以工业为主的工矿、交通等行业,开始形成了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社会,近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深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压榨,又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上层地主的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生存处境极为艰难,所以具有很强的革命性,要求推翻加在其身上的负担;但是同时,由于他们的势力很弱,不具备单独革命的实力,所以为求生存,又不得不向中外势力妥协。

6.简述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意义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毛泽东于1941年5月和1942年2月,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历时三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后来的历史发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第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上毛泽东个人意识与全党意识相统一

第二,实现了毛泽东全党领袖地位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相统一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将苏共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论述

1.试评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完成,在各诸侯国内部,已经初步形成一套与秦汉大统一国家相似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郡县制的产生和发展。二是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

中央集权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就是郡县制。早在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改为县。县和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国君直属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对边远地区的直接统治。到春秋后期,晋国把县制推行到内地,一些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卿大夫在封邑内也设县管理,县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成为地主政权的地方行政组织。郡在春秋末期才有,最初出现在晋,设在新得的边地。由于那里是偏僻之地,面积要比县大,但地位比县低。后来由于这些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就在郡下划分县,产生了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

由于郡县制便于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所以进入战国后,魏、赵、韩、燕、秦等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郡最初设在边地,具有边防作用,所以一郡的长官叫做守,也尊称为太守,往往由武官来充任,有征发一郡壮丁出征的权力。县为从属于郡的地方组织,县的长官叫做令,郡县制的推行,使各国形成了中央、郡、县、乡等一套比较系统和健全的行政机构,郡和县的推行,使各国形成了中央、郡、县、乡等一套比较系统和健全的行政机构,郡和县的长官由中内委任,国君进直接掌所握着郡、县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大权。这就加强了中央集权。

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在奴隶制政权中,世袭的卿大夫平时担任各种文官,战时又是统帅军队的将领,文武不大分职,封建政权建立后,出现了文武分职的专职的官吏,在国君之下设有相和将,相是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全国的政务。将是武官之长,负责领兵打仗。官分文武,适应了当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要求,因为处理政务要有一定的政治能力,指挥作战又要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同时分散了大臣的权力,可以起互相监督的作用,便于国君控制。

到战国中期,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是给予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战国时期,国君已遍用玺印,玺符制度的推行,使行政权和军事权都集中到了国君手中。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的这一套中央集权制度,成为秦汉统一王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2.试评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和意义。

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以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中国的实际,论证了中国革命在农村首先胜利的可能性,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理论。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种不平衡性加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各派军阀间的连续不断的战争。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使反动统治出现了缝隙,从而给红色政权的发生和坚持以可乘之机。②国民革命留下的深刻影响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决定了红色政权的向前发展。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政策的不错误,是保证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主观条件。

第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就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即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依托,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长期斗争。

第三,中国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缺乏进行和平的合法的革命斗争的条件,只有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②只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才能真正的创建红军,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这是后来中国革命所走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这条道路的最初表述。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原理创造性地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了起来找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 航向,成为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马列主义的杰出贡献,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0年中国戏曲学院视觉设计与媒体艺术研究考研导师介绍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7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