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2023届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通知汇总,持续更新中

 2022-11-02 09:39:47  考研全封闭培训    6
[摘要]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发端于1936年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孙明经先生创立的“电影与播音专修科”,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广播教育单位,也是中国影音传播高等教育的起源。1952年,金陵大学与南京大学(由国立中央大学改建)参与国家...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发端于1936年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孙明经先生创立的“电影与播音专修科”,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广播教育单位,也是中国影音传播高等教育的起源。1952年,金陵大学与南京大学(由国立中央大学改建)参与国家院系调整,两校文、理学院合并,改设新闻专修科。1986年,南京大学恢复新闻专业教学建制,并于1992年10月正式建系。2003年12月,南京大学成立新闻传播学院。2014年4月,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南京大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工作正式启动。2018年秋, 学院从鼓楼校区搬迁至仙林校区,新建的院楼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 环境优美, 拥有现代化的科研、教学软硬件设施。

学院现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下设广播电影电视、应用传播、新闻与新媒体三个系,以及网络传播、传播与社会、新闻与政治、媒介经济与管理、计算传播研究中心、新闻创新实验室、中德数字营销实验室等八个研究机构。

学院新闻传播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跻身全国十强,并入选“十三五”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江苏省第三批优势学科建设名单。截至2018年,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居全国第三。近十年来,CSSCI论文发表量居全国第四,引文量居全国前五。

学院秉承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百年传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综合能力。近年来,为应对新闻传播行业的快速变化,学院在教学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以“不限选专业”的融合式大类教育为基础,以“国际化、前沿化、跨学科”的精英小班式教育为特色,以“学院即媒体”的实践教学理念为依托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造就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学院的传媒实验班、“未来编辑部”“南大家书”等项目已获得广泛关注和良好口碑。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全职正教授22人,副教授16人,博士后及专职科研岗12人,并聘有外籍特任研究员。

潘祥辉教授入选国家人才重大工程。徐慨教授获得南京大学2021年度“师德先进”个人表彰(全校10人)。

学术科研

2021年我院在江苏省第1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比中,获奖数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年度立项共计11项。2021年度我院师生共发表论文136篇,其中学科卓越期刊5篇,学科一流期刊9篇。SSCI/SCI 论文17篇,1本专著入选国家十四五出版规划,1套丛书获第三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人才培养

在第九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中,丁柏铨教授获评新闻教育良师奖(全国1人),2021级硕士研究生陈丽敏获评新闻学子奖(全国9人


),并作为唯一学生获奖代表上台发言,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为唯一师生双双获奖院系。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始于2013年,至今已经举办十四季190期。“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是新闻传播学院一个极具特色的常态化学术交流平台,主要面向低年级博士研究生和具有进一步科研意向的硕士研究生,活动邀请学科领域内外的专家学者,以面对面的方式向同学们讲授各自博士论文的出炉过程,以促进研究生研究视域的扩展和思维模式的创新,也为同学们的论文写作打下了基础。

“卓越培育计划”是面向我院非毕业年级研究生开设的科研项目,立项者能获得1万元(一般项目)或2万元的项目资助(重点项目),以此帮助我院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达到了100%,学院获评“南京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研究生辅导员获评“南京大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海外交流与社会实践

我院与斯坦福大学合作的“智能传播与创新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获批“南京大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推进计划”重大项目立项。该项目将建设成为国内首个聚集中美一流院校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在内的智能传播与创新社会研究中心。

(新闻传播学院牵头与斯坦福大学社交媒体实验室联合举办的2022年智能传播与创新社会发展国际“云”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

在第17届“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全国决赛中,《寻访百封红色家书 重温百年壮阔征程》《九千万分之一:基层党员视觉档案》双双荣获全国特等奖(全国25项);《数字时代青少年对传统家书的认知与协同保护研究——基于江苏省2056名大中小学生的实践调研》在“挑战杯”竞赛主体赛荣获江苏省特等奖(南大2项),全国二等奖。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832植物纤维化学考试大纲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6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