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人嘲笑,但仍屡败屡战考试公考 考研备考_网易订阅(被家人嘲笑怎么办)

 2024-02-03 18:25:09  考研全封闭培训    14
[摘要]

1 2022年,34岁的孙芸与丈夫因为考编大吵了一架。 她用力地将房门一摔,独自在房间里啜泣,4岁的儿子在身旁无助地看着她。 近年来,考公考编的大军日渐“强盛”,在去年1076万毕业考生中就有接近17.6...




1

2022年,34岁的孙芸与丈夫因为考编大吵了一架。
她用力地将房门一摔,独自在房间里啜泣,4岁的儿子在身旁无助地看着她。
近年来,考公考编的大军日渐“强盛”,在去年1076万毕业考生中就有接近17.6%投身其中。
“上岸”成了最朴实也最宏大的梦想。

彼时“大龄考生”孙芸

已经34岁了,她义无反顾地报名考编,即便丈夫、父母百般阻挠也毫不退让。
她经历了什么?难道宇宙的尽头真的是考编吗?

2

35岁是一道分水岭,人一旦超过这个年龄仿佛就会被划分为两个世界。
孙芸清楚地感受到,35岁左右的同事正在经历一场筛选,有的人升职成了管理层,有的人继续碌碌无为,有的人光荣下岗。
经历过一次裁员之后,她的不安上升到顶峰,她回到家就不停地浏览手机。
大数据将各种考公考编相关的信息一股脑涌现到她面前,似乎这是留给她的唯一的选择。
而在家人亲戚眼中,孙芸无疑成为了一个“异类”。
她突然就哭天抢地地要全职备考,离开工作已久的公司,投身于广大的考编队伍。

“这个年纪你要考编,你脑袋被门夹了吧?”
但是孙芸并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心意已决。
她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原因或许可以从她的经历中找到一丝端倪。
其实丈夫对自己大龄考编的不理解,孙芸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因为这个选择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摆在自己面前,是自己放弃的。

遥想当年,刚毕业的孙芸作为护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本来有着大好的前途。
只要她肯努力,她可以轻松地成为重庆三甲医院的事业编护士。
但是机缘巧合下她接触到正在冉冉升起的房地产行业,义无反顾地成为了一名房产销售。
几年下来,她有过光鲜的成就,不仅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结识了现在的丈夫,更是一路升职做到了策划经理。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从2020年开始房市初显颓势,到了2022年受到疫情冲击有31家样本房企的业绩整体营收同比下降7.1%,孙芸所在的公司也在其列。
突如其来的冲击让本该有着大好前程的她工资缩水、面临裁员,强烈的不安就像乌云笼罩着她。
不仅如此,随着工资的下跌,本身就不被看好的自己更是被公婆戏谑地称作“打烂零工的”。
但是孙芸面临的压力不仅于此。

十几年过去,环境已经发生了天大的改变,堪称“云泥之别”。
当初本科毕业十分抢手,三甲医院争着要自己,但是现在学历贬值、内卷不停,压力与日俱增。
“现在连个小护理都要求研究生学历”
强烈的不安让她喘不过气,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医院早就饱和了,岗位一共就那么几个,她连夜搜索报考信息,发现往年一个岗位接近千人竞争。
从笔试到政审,稍有不慎,一年的努力就付之东流......
“我已经34岁了,我不能失败。”

无论是考公考编,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超过35岁就再难考上了。
大多数地区直接将报考年龄上限定在35岁,这意味着超过这个年纪,编制的大门就永远地向你关闭。
与此同时,“而立之年”的孙芸正在经历着一场中年危机。
丈夫对自己的不理解、婆家对自己的奚落以及事业上的“惨遭腰斩”都让她惴惴不安。
身上的重担还不止于此,孩子逐渐长大,开销只增不减;学区房、公办小学、每年的房贷车贷,这些都是压在她身上的大山。
“抓紧上岸,我还有救......”

经过在重庆十几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在34岁后悔不已。
多年来她与在老家的丈夫分隔两地,感情逐渐减淡。
为了多陪自己的孩子一会,她每周要抽出时间花费两个小时坐车回到老家。
为了多陪家人一晚,她要在每周一的凌晨4点30分起床,赶上回到重庆的网约车。
想到一觉醒来找不到妈妈的儿子,孙芸悲从中来。
一方面工作进入了瓶颈期,升迁无望;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母亲的责任感,34岁的孙芸终于下定决心退回体制内。
“如果能考上,有个稳定的工作我就很满足了,并不抱希望升职做大。”
然而看似朴实的愿望,却难如登天。

3

2022年7月,孙芸赶赴一个地级市进行考试,获得了综合排名第三的好成绩。
但是由于这里距离家里太远,她不得已在体检的环节选择了放弃。
备考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不仅要耐得住寂寞,还要做好“无用功”的心理准备。
除此之外,备考过程中的艰难几乎充斥整个过程。

有一次,她在参加编制考试时,在资格审查环节发现自己的报到证找不到了,候考报名时急得崩溃大哭。
身边陌生的考生都看在眼里,但是仿佛都司空见惯。
考生纷纷递来纸巾,安慰孙芸,他们面对此情此景心里也不是滋味。
此刻站在她身边的一位男士,名叫 ,考编多年,这样的场景仿佛看到过许多次。
和孙芸一样, 也是一个大龄考生,面临35岁的关口,备考的紧迫让他感到无比压抑。

出身农村,十几年前参加高考时,为了避免志愿填报与他人冲突,果断选择了当时出了名好就业的热门专业——土木工程。
谁能想到当时万人追捧的专业却成了如今的“天坑”。
上大学时,他曾经憧憬有朝一日自己可以站在工地上,拿着施工图指点江山。
他以为自己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画设计图,随意经手就是上百万的项目。
但是事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

这些年的新闻中,土木专业的辛苦大家看在眼里。
无论是“9小时完成一座火车站的改造工程”还是“589米长的四车道立交桥夜间8小时拆除”,都让局外人望而却步。
2022年末,一则名叫“土木工程老哥逃离工地的办法”的热搜冲击着全国人民的认知。
土木工程再也不是那个出了名好就业、待遇好的好专业,而是以高强度的工作和百般刁难的管理闻名的“天坑”。

曾经自视甚高的 也难免感到失望。
这些年他进过国企施工单位,也来过初创小房企,然而这些岗位都不能让他如意。
“土木都是坑,房企是小坑,施工单位是大坑!”
21年年初 进入了一家中型房企,入职前对方信誓旦旦地对他说,如果能力强的话在第二个项目会升职工程部经理。
30多岁仍旧混迹基层的焦虑让 昏了头脑,义无反顾地选择前往离家120多公里的单位工作,再次踏上了工地。
然而这段经历仍旧以失败告终。

2021年9月,疫情以及一系列问题导致房企接连爆雷, 也没能幸免于难,他虽然躲过了裁员仍旧没能逃过降薪。
当白纸黑字的“降薪2000”摆在他面前时,他果断选择了离职。
就这样,机缘巧合之下, 也无奈地成为了一名大龄考生,加入了考编大军。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考编,还有考研......”
戏谑的语气难掩他内心的惆怅。

接连不断的打击和看不到希望的工作前景让他日夜难寐,生活在焦虑当中。
于是从2022年开始,他也加入了考公、考编的大军。
刚接触考编的 着实吓了一跳,社会压力巨大,大批量的考生一头扎进考编这个“无底洞”。
其中不仅有大学生,还有各种私企员工,甚至是全职宝妈。
考编难度逐年递增,有的部门岗位报考人数与招聘人数的比例甚至达到了1000:1。
“为了一个铁饭碗,多少人前仆后继......”

2023年1月,这是 参加的第4次编制考试。
连续的挫败让 失去了一开始的胜券在握,而是变得小心翼翼,他不敢告诉朋友自己还在坚持考编。
他找了一份工作,平时的工作不忙,他会在休息间隙看看网课。
有次同事好心来找他搭话,他怕被发现立刻把播放这网课的页面息屏。
用 的话来讲,学习就像做贼一样,要偷偷摸摸的。
几年的备考十分艰难,他几乎无时无刻不戴着耳机、做笔记的本子。
晚上回了家等到家人都睡去了自己再回到书房看网课,有时甚至学到两三点。

2023年,这是他第4次备考,他报名了一个乡镇岗位。
“焦虑,非常焦虑。书都翻了两三年了,但是有时候看了还是会忘记,有时会生理性地抗拒,可能进入疲倦期了吧......”
的语气中透露着无奈。
他没日没夜的刷题、上课,大年三十仍旧坚持着这种状态。
“以前人们都嘲笑范进中举,可我现在却很羡慕范进。”

4

2022年年初,孙芸终于拿到了护理资格证书,她觉得自己距离成功近在咫尺,然而现实又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今年事业编不招卫生系统,只要教育系统......”
当孙芸得知这个噩耗时,愣在了原地。因为这表示她半年以来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正如我们所说的,考编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无时无刻都有可能出意外情况,打乱考生的计划。

然而此时孙芸刚过了35岁生日,如果今年再不考上,她将与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
即便她愿意委身去医院做合同工,人家也只接受30周岁以下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今年孙芸不考上,她将毫无退路。
“这是第6次考试,我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了”
孙芸时刻准备背水一战,她把周围市县能报的专业都报了一遍。
年龄像一把利剑悬在自己的头上,她感到前无所有的危机感。
也在为自己的前程而奔走着,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他再次失利,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其他岗位。
他退而求其次,不再局限于自己周围的市县,就连比较偏远的地区也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为了成功、为了前程,他们只好不择手段。

努力终究会有回报,孙芸和 都深信这一点。
2022年7月底,孙芸奔走了三个地区考试,辗转了两个县,高强度的赶考让她身心俱疲。
最终她在一场涉及解剖和生理的考试中意外地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岗位。
有时候幸福来的真的很突然。

孙芸仿佛脱离了“苦海”,她也终于得到了家里人的尊敬,曾经称呼她为“打烂零工”的公婆甚至要给她买一辆车。
35岁的考编人仿佛真的停靠在安全的码头,“上岸”了。
然而考上编制并不代表一帆风顺,在职场上他们还有许多艰苦和限制,从来没有一条路是充满了光鲜和愉悦。
职场上永远是鲜花与荆棘共存。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奋斗、对抗焦虑的过程。孙芸和 永远在奔赴幸福的路上。
而那些大龄考编人的故事,仍在继续......


...考研降温人数8年后首降学霸晚报医学留学硕士研究生川大...(24考研降温)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4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