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万人送考研上热搜!中国110万在读女硕士,她们后来怎么样了(341万人报名2020年考研)

 2024-01-13 21:14:14  考研全封闭培训    16
[摘要]

女性压力大,你的选择会是什么? 考研倒计时最后一天了,无论你是否踏入考场,是不是都能感觉到紧张的气氛? 虽然每年考研两个字都会在年底登上热搜,不过今年的热搜上还带了人数! 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明天将要进行的2 020年...



女性压力大,你的选择会是什么?
考研倒计时最后一天了,无论你是否踏入考场,是不是都能感觉到紧张的气氛?
虽然每年考研两个字都会在年底登上热搜,不过今年的热搜上还带了人数!
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明天将要进行的2

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341万。
而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38万,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290万,今年的报考人数相比去年增长了将近18%,参考人数增加了51万。
考研的大军循环往复,一年又一年。
最近几年,走上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多。
确切来说,把这些考研人单纯地称作“他们”已经不大合适,因为“她们”的数量已经早就开始超过“他们”。
考研的女生越来越多,这不是一个错觉,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比例来看都是如此。
根据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教育统计年鉴,从2009年起,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生的占比就已经超过50%,并在此后的9年里始终保持在50%以上。
到了2017年,在该年度全国共招收了硕士研究生722225人,其中的女生有388556人,占比53.8%。
这一年,在读女研究生总数已经达到1135961人。
这超过113万的女硕士,她们都在哪?
通过对教育部官方公布的分地区硕士研究生在读人数的统计与整理发现,北京的在读女硕士数量最多,超过18万;
除北京外,江苏、上海、湖北三地的女性硕士生数量也在8万以上;
陕西、辽宁、山东、广东和四川等地都分别有逾5万的女硕士研究生在读。
然而由于各省市高校数量、学生数量等因素的影响,绝对数量的多与寡并不能反映全部情况。
例如,北京尽管有着18万的女硕士,但实际上这仅仅占北京市在读硕士研究生总数的45%——还不到一半。
而在另外一些省市,读研女生的占比已经早早地超过了50%。
统计发现,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中,有18个省市的女硕士生多于男性。
甚至在有些地方,女硕士的占比已经超过60%。
在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每100个在读硕士研究生中,都会有大约60个是女性;
而在北京、江苏、安徽等硕士生绝对数量占优的大省,这个数字才刚刚超过40。
青海、宁夏、内蒙古地区硕士生的女性占比如此之高,这是为什么?
为了排除基数的影响,我们将2017年各个省市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与本专科生的招生情况做了一个对比。
对比结果显示: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中,所有省市的女大学生比例都超过50%。而在大部分地区,女硕士生比例相比于本专科生中的女性比例都有所下降。
也就是说,尽管相比于10年前,现在中国女硕士生的占比正在增加。
但在大多数地方,更多的女生本科毕业后会选择寻求就业等其他出路,而非在国内深造读研。
只有5个省份除外。
在吉林、新疆、内蒙古、青海和宁夏,硕士研究生中的女生占比,相较于本专科生中的比例分别增加了0.14%-3.06%不等。
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更多的姑娘们本科毕业后会选择就读研究生,而非就业或其他。
其余省份的数据变动同样有趣。
打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从本专科到硕士研究生,性别比例的变动情况与地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关联性。
在浙江省,硕士研究生中女性比例相比于本专科生中的女性比例减少了14.5%。
这个比例在云南减少了13.98%,在江苏减少了13.78%,在安徽减少12.71%,在四川减少11.68%——这些变动在10%以上的省份,每一个省的省内及周边地区都有新一线城市密集分布。
变动幅度在5%-10%之间的省市则大部分集中在中部地区,如湖南、陕西、山西、湖北等地,分别有9.46%、7.71%、6.51%和5.94%的变动。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同样属于此列。
对于这些女性硕士研究生比例相对于本专科有所减少的省市来说,变动幅度越大,证明有越多比例的女性在本科毕业后作出了除国内升学之外的其他选择。
因此结论不言而喻,为什么相比于江浙沪等地,青海、新疆、内蒙古、吉林等省份的女性在本科毕业后更多地选择留在国内读研?
这或许是因为一线、新一线城市更发达的经济、更开放的对外交流环境、更开明的社会观念和更丰裕的物质条件,给她们带来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又或许原因更加简单,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留给她们的机会太少,甚至更封闭、更传统的观念压抑了她们的自信,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信心,她们只能选择读研。
她们后来怎样了?
在智联招聘上,输入以下筛选条件:
月薪:4k-6k;
经验:一年以下;
学历要求:本科/学士及等同学历;
行业:不限,职位类别:不限,公司性质:不限,职位类型:不限;
地点:西宁市;
我们会得到8个检索结果。
以同样的检索条件分别搜索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和长春市的在招职位,得到的结果数量分别为:44个、35个、14个和134个。
而在杭州,我们以同样的条件可以搜索到432个职位;
在北京,检索的结果数量超过1080。
越是在经济相对落后、就业环境欠佳的地方,女生读研的比例越高。
而这些地方的生源特点其实极为鲜明——很少有人走进去,也很少有人走出来。
例如,根据学校官方公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在这些地区的某所211高校、综合类大学,硕士研究生中的女生占比高达70.2%,而硕士生的省内生源占比为73.3%。
这些省份的女研究生们,她们大多就来自这些地方。
但她们所能代表的,却并不仅仅是这些地区、这一性别的这一批人。
她们是国内所有大学生的一份突出的样本——总不可能所有人都优秀,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个普通家庭中的普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应该作何选择?
即便是在硕士毕业后,大多数人也并没有选择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走出来。
报告显示,在中国西北的某所211大学,83%的硕士毕业生在省内就业,省外就业的占比仅有16.87%。
不过,“她们”的面临的困难看起来总是要比“他们”更多一些。
在中国北方某211大学2018届的1483名硕士毕业生中,女生的就业率约为66.1%,男生就业率为74.9%。
初次就业率(截止至2018年9月1日的就业率)男生依然高于女生 8.8 个百分点。
这所大学的就业质量报告里无奈地道出实情:“在硕士研究生层次,由于绝大多数硕士都会选择就业而不是继续升学”。
而“男生就业相对女生”会更“有优势”。
在这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更多女性们选择考研。
那么对于这样的现象,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24考研报考指南广西大学海洋科学-615海洋生物+848海洋科学导论(考研院校报考指南)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6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