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版)(2019考研政治36题)

 2023-11-03 14:47:47  考研全封闭培训    15
[摘要]

2019考研政治终于落下了帷幕, 同学们对于今年考题特别关注, 考研在此给同学们送上考研政治真题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



2019考研政治终于落下了帷幕,
同学们对于今年考题特别关注,
考研在此给同学们送上考研政治真题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 前 沿,他们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
a.国际工人协会
b.正义者联盟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社会主义工人国际
【c】
【解析】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所以本题答案为c。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为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
a.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c.任何实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
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a】
【解析】“橘逾淮为枳”说明事物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变化和体现。所以答案为a。

3.马克思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这里的“物质生活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 )
a.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存冲突
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存冲突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现存冲突
【a】
【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故答案为a。

4.在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否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作为其体劳动的有用性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否能得到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b】
【解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以答案为b。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最
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面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是(
)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a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回答的问题,属于识记型和推理型,较灵活。

6.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更好的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 )
a.政治安全
b.经济安全
c.人民安全
d.军事、文化、社会安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总体安全观的相关知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因此,本题选c。

7.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也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是(
)
a.全面加强党的执政本领
b.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c.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d.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建设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类题型。“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因此,本题选b。

8.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是(
)
a.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b.建立新型土地承包关系
c.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d.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abc选项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措施,排除。

9.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是因为变法的政令(
)
a.触及封建制度根本
b.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
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
d.带有彻底性和不妥协性
【c】
【解析】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本考点为史纲大纲解析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第三个知识点: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其中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中第二点: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政治上,维新派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开议院、兴民权,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所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诉求。a、d为基本史实错误。

1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万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是( )
a.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b.香港海员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开滦五矿工人罢工
【a】
【解析】2018年是刘少奇诞辰120周年。此题考查史纲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中第三个知识点“中国革命新局面”中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中的工人运动。但是题干的问法超纲,大纲中并没有这一知识点。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发生在1922年9月,在共产党人刘少奇、李立三的领导下,一万七千多工人英勇斗争,迫使路矿当局承认工人的大部分条件,罢工取得了胜利,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c选项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发生在1923年,b选项香港海员罢工由海员工会领导,d开滦五矿工人罢工发生在1922年10月,非中共领导。

1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震撼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确定了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方针,其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 )
a.为了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b.不赞成张学良、杨虎城的主张
c.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斗争
d.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
【a】
【解析】此题考查史纲第六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中共从民族大义出发,为了解决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2.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就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发表了《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评,其中写道:“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结束国共内战
b.商讨联合抗日
c.寻求外国援助
d.争取和平民主
【d】
【解析】题考查史纲第七章为新中国奋斗的第二个知识点“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毛泽东协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谈判。这一行动充分证明,共产党是真诚谋求和平的,是真正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

13.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
)
a.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根本任务
b.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根本任务
c.把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作为根本任务
d.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d】
【解析】习近平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14.马克思说:“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
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这表明( )
a.实现自我价值是创造社会价值的原因
b.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人生社会价值可以代替自我价值
d.个人价值的实现取決于他人的认可
【b】
【解析】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a选项实现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故错。c选项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社会价值不能代替自我价值。d选项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15.201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美两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存在经贸摩擦是正常的,关键是(
)
a.如何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管控分歧
b.如何增加出口、降低关税、管控分歧
c.如何増加进口、消除逆差、管控分歧
d.如何加强合作、加征关税、管控分岐
【a】
【解析】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增加互信,在互信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合作管控分歧。对于d选项,说法肯定是错误的,中国要大幅减税,不可能加征关税,bc两项说消除逆差是不可能的,只能达到一个平衡,降低关税也不是目的。

16.2018年4月27日,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板门店韩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会晤。本次两国首脑会晤最重要的成果是共同签署并发表了(
)
a.《北南共同宣言》
b.《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
c.《(板门店宣言)军事领域履行协议》
d.《为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
【d】
【解析】这是一道时政题,2018年4月27日朝韩在板门店签署的d选项是正确的。abc都不是正确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虚拟现实投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思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
)
a.物质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b.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
c.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
d.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
【bd】
【解析】a和c说法本身不正确,所以答案为bd.

18.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办法,但其技术运用极具争议,这不仅是因为基因的变化会传给后代并最终有可能影响整个基因库,而且更重要的是基因编辑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可能衍生出一系列棘手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难题,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制定了相应的伦理、法律规范。人类严格控制基因编辑行为的原因在于(
)
a.人的实践活动要遵循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b.基因编辑技术可能突破人类的伦理道德底线
c.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
d.人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abcd】
【解析】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我们在从事实践活动的时候要遵循价值尺度和真理尺度,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所以答案为abcd.

19.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追逐利润最大化。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分布在不同部门(行业)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必将导致利润率的平均化。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意味着(
)
a.某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有被其他资本家侵占的可能
b.各部门内不同资本家的等量投资所得到的利润大体上均等
c.各部门资本家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d.不从事直接生产的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总是低于平均利润
【ac】
【解析】bd说法不对,b应该是不同部门资本家的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所以答案为ac.

20.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原因在于(
)
a.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绝对稳定性
b.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bcd】
【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任何社会形态都有相对稳定性。

21.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现,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对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启示是(
)
a.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b.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必然的联系
c.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
d.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acd】
【解析】b说法本省错误。.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答案为acd。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依据是(
)
a.我国总体上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b.我国仍然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
c.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的变化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变的原因。b选项为国际原因,排除。

23.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概括起来说,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这表明,民营经济已成为(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b.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
d.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主 导力量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民营经济在新时代的地位。d选项,“国民经济命脉的 主 导力量”是公有制经济。

24.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
a.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b.好的国家治理体系可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c.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d.国家治理体系越完备国家治理能力就一定越强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同时,又不能把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等同起来,不是国家治理体系越完善,国家治理能力就越强。必须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结合在一起,把两者当作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通过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通过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因此,d选项错误。

25.全免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应在坚持“一国”基础上,实现“两制”之间的和谐相处、相互促进。为此,必须做到( )
a.把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发挥港澳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b.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
c.把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
d.把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一国”和“两制”的关系的要求。与此同时,在“一国”的基础之上,“两制”的关系应该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谐相处、相互促进。要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a选项是国际因素,而“一国两制”是国内事务,排除。

26.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讲文化自信,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和充足底气,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a.源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承继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
c.熔铸于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构成,是十九大报告的原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27.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毛泽东确定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是因为这个地区(
)
a.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b.地势险要且易守难攻
c.易于部队筹款筹粮
d.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
【abcd】
【解析】2018年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90周年。此题为毛中特和史纲的结合考点,定位在毛泽东思想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的原因,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即ad。加上井冈山自身的地理因素,地处湘赣边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井冈山周围各县是自给自足农业经济,便于部队筹粮筹款。bc,其中c选项超纲。

28.1949年10月1日,首都军民30万人齐集北京天安门广场,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abc】
【解析】此题考查史纲第八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一个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之后。

29.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曾指出:“我国农业近二十年来的发展速度不快,它同人民的需要和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之间存在着极其殴打其的矛盾。”当时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b.农村的土地改革尚未完成
c.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
d.乡镇企业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ac】
【解析】此题考查史纲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中“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善,二是还有一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b项农村土地改革在1953年完成.d为超纲知识点,乡镇企业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

30.2018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的行动指南
c.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d.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acd】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制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这是因为法制和德治
a.发挥作用方式东同
b.调整范围不同
c.所处地位不同
d.实现途径不同
【abcd】
【解析】法制与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这是因为两者发挥作用方式不同、调整范围不同、所处地位不同、实现途径不同。

32.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其基本要求是(
)
a.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
b.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
c.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
d.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态势
【abcd】
【解析】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十二大,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发展从来都是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我们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因此,答案为abcd。

33.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

好条约缔结40周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10月25日至27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分别与其进行了会晤、会谈。中日双方就改善、发展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在政治、经济、安全及其他国际问题上达成诸多共识,取得务实成果,这些成果主要有(
)
a.双方一致确认将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
b.签署了中日两国海上搜寻救助合作协定
c.签署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d.双方一致同意将2019年作为“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
【abcd】
【解析】根据对题干的分析和时政内容,因此答案为abcd。






获取更多2019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请点击阅读原文

2020考研中大华工深大等10所名校专业课资料免费送!快来看看有...(中大考研专业)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