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罗翔老师的一段话珍惜你的低谷,你...来自考研这儿有料-微博(分享罗翔老师的一段话)

 2023-07-17 22:44:49  考研全封闭培训    13
[摘要]

??个人情况? hello大家好,我是一名戒毒所监管民警,通过了2021年的法考。客观190,主观117。成绩不算高分,本人也确实是学渣,所以学习方法之类干货还请大家多看看其他高分up主的分享,我更多的讲一下老师的选择、走过的弯路...



??个人情况?

hello大家好,我是一名戒毒所监管民警,通过了2021年的法考。客观190,主观117。成绩不算高分,本人也确实是学渣,所以学习方法之类干货还请大家多看看其他高分up主的分享,我更多的讲一下老师的选择、走过的弯路以及一些感悟。我2014年警校非法本毕业后一直从事监管工作,期间参加过三次在职法硕研究生考试,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对民法、刑法和法理也算有一点积累,今年不再考研而选择法考完全是因为在b站上多看了些罗翔老师的视频,被罗老师的魅力所吸引。当然起因如此,能支持我一直走下去的强大动力是今年也许是我在考试这条路上最后一次尝试了,往后更多的精力要向家庭和工作倾斜了,内心上来说是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将自己至于死地,希望能够重生。在学习考试这条路上我并不擅长,甚至处于中下水平,大学期间甚至还参加了毕业前清考。可以说自从脱离高中的被动学习应当转变为主动学习后,到了30岁,我终于在学习考试这条路上证明了自己。今天和大家分享并不是我要炫耀什么,而是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候,是b站上许多通过法考的同学的经验和鼓励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相信经验介绍这个领域拥有各种情况的样本数量越多,对后来者的 助会更大。老师选择

有个说法我很认同,在每一个部门法中挑选一位自己喜欢的老师往往可以有更好的效果。也许有些小伙伴为了省事直接购买某机构一整套讲义,当然也是可以的,因为老师们的水平教我们是绰绰有余。但我还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不同机构的老师。现在市面上

我所知道的法考培训机构如厚大、瑞达、众合,他们都有自己的app,手机应用商店直接下载就好了,里面的课程都是免费的。多说一句,各个老师都有开通微博,小伙伴们赶紧关注,里面不但有每日一题,还有带背视频等许多优质资源。



这里我走了弯路,我在开始的时候确定了各部门法的老师,但有些部门法中期又跟了别的老师,到底有没有负面影响,我觉得还是自己心态问题。应该这样想,同一个问题由不同老师解读会对此有更多面的理解。但确实从头到尾坚定不移的跟着同一个老师,那种心安与被关怀的感觉是很棒的。所以,遇到类似情况不要焦虑,端正心态,告诉自己我可以学得更扎实。



这里我就推荐一下我所跟随的老师。

刑法,那当然是厚大的罗翔老师了,确实是罗老师在b站的视频开启了我的法考之路,是我法考的引路人。罗老师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其理论功底之深厚,张三故事之丰富,无不让人为之着迷。连对罗老师代言的沃尔沃都有了好感。当然后期我也听过柏浪涛老师的课,那种直击要害的利落又会给人另外一种体验。两位老师都好棒。

民法,经过挑选最终选择了众合的孟宪贵老师。选择孟老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年轻有活力,孟老师可能也比我大不了几岁,那种同龄人当老师在面前侃侃而谈的感觉会有一种鞭策的感觉。加上他很早之前就在众合讲课,机构内部对他评价也很高,一路走来,在他身上看到更多的是成年人的努力与奋斗,是良师,更是益友。

刑诉,我跟的是众合的左宁老师,左老师的讲课风格很有亲和力,而且很有体系,一直跟着他也很心安。奈何刑诉内容庞杂,是所有部门法 认最难的,到主观题的时候都几乎要放弃了,没有学好感觉很对不起老师。总之还是很推荐左老师的。

民诉,民诉我跟了两个老师,第一个老师属于学霸类型的,对于一个在职学渣来说,学霸的世界真的不容易理解。后来听过众合戴鹏老师的课,立马就被吸引了,当然不是说戴老师不是学霸啊。戴老师的课十分详细,程序法讲记忆,但我们非法本学渣就是记不住怎么办,当然也需要理解,戴老师就是那个 我们理解记忆那个人。戴老师也很励志,也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最终找到了法考这个舞台,众合内部对戴老师的评价也属于肯下功夫的类型,听他的课就是一个字,相当通透!

行政,那必然是众合的李佳老师了,很多同学都喜欢喊他爹,可见李老师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我也是迅速被他迷倒,所谓自始至终的陪伴带来的关爱、自信、沉着,就是李佳老师带给我的。李老师在客观题考前聚焦课程的最后说,让我们主观题不见不散,那份不舍与感动是我第一次含泪听完的。总之选李佳老师就对了,而且进入主观题后我毫不犹豫就选择了行政法。

商经,我跟的是厚大的鄢梦萱老师。商法本身没有多少难度,都是概念与规则,有些部分虽然遥远,但应试法宝永远都是多背书多做题。跟着老师走就对了。

三国,毫无疑问是瑞达的杨帆老师。杨老师人美心善讲课好,听她的课感觉自己就是个小学生,特别的心安。后期杨老师会总结很多口诀,一开始我背过又忘了,再背又混了,就这么周而复始,到后来发现,能通过背诵解决的都是最简单的。所以大家要克服怕背诵这件事,越背越熟练,越背越自信。

法理,我选择的是瑞达的宋光明老师,原因也很简单,宋老师太励志了,而且富有激情。宋老师说自己小时候在新疆的农村放羊,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这对一个在职且迷茫的成年人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我是从头到尾一直跟随宋老师,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一点点背,一点点练,感觉主观题全靠宋老师保命了。

书本、课程选择老师确定了,书本和课程自然也就确定了,我没有买先修卷直接买的精讲和配套真金题册,后来又买了内部课和背诵版,可能还有其他一些资料,但主要的就是这些。资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到看不完会更焦虑,还是应该把目光放在知识点上,放在做题上。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用纸质书做题,app做题固然方便,但手写过划过一遍的感觉是app无法提供的。我用的是竹马app,几乎每道题都有老师视频讲解,可以保证每道题弄懂弄会,不了解的同学下一个就知道了。计划很重要。我真的不擅长做计划,大家听一下就好了。我是1月中旬开始的,每门法用时大概一个月左右,书的总页数除以天数就是每天要完成的量。刚开始我基本上就是先看一节书再听老师讲一遍最后把这节的题做了,坚持这样过完两门法发现时间不够了,于是同样的内容听课看书二选一,纸质题肯定要做一遍。这算是我的一轮,至此距考试也只剩一个多月了,我改用app做题,买了各科背诵卷,看书做题,周而复始,直到考试。学习方法上我真的没资格介绍经验,脑子好使会学习的同学不在少数,我就是一直低头拉车,偶尔抬头看路。但我真的感觉所谓学习方法是真实存在的,科学的方法学习效率更高,人也不会很累,也许不会更焦虑。关于学习方法这部分,还请小伙伴们移步其他学习up的分享吧,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安排学习计划找到自己节奏。过完一轮8个月过去了,这样虽然看起来扎实,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战线太长,学完最后一门法时最开始学的法几乎忘光了。因为工作的关系,平均每天学习时长大概在7个小时。其实我也没有计算过时长,休假在家就是8点起床开始,12点吃饭,午休半小时,下午学到6点前然后吃饭,晚饭后会休息一会儿,7点多再开始直到12点粘床就睡。工作的话,可以保证8个小时,下午2个小时,傍晚2个小时,晚上4个小时。

部门法学习的先后次序。肯定是以民法、刑法注重理解的安排在前期,三国、商经偏记忆的安排在最后。想着惯性会持续,于是民刑结束后开始了民诉与刑诉,再是行政、商经和法理。关于学习次序还是看大家喜好吧,我感觉没那么重要,因为最后都要整体复习过好几遍的。这里要插一句,之前考法硕的时候,我就是买了考试分析开始看,连视频课都不知道该去哪找,只是埋头看书,效果自然不好。今年备考时有个比我小5岁的兄弟给我说,现在的考试都是打信息战,要有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你们知道我在说什么,我相信大家凭借着对通过法考的强大信念,这点小事根本难不倒你们的。

走过的弯路

先从民法与刑法开始学习。我最开始学的是刑法和三国法,大家千万别按这个顺序来,因为当时三国法的资料出的最早,所以就开始学三国了,导致临考前再过三国法的时候感觉从来没学过,很慌,其实应该放在最后学习。对此同学们如果也有像我一样必须用最新教材的这种执念,其实大可不必,去年的课程与教材与今年的相差不大,而且可以说就刑法、民法来讲肯定不会有变化的,放下不必要的执念,抓紧当下的时间先听课看书吧。重复是记忆之母。众合马峰老师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重复是记忆他妈。我是到客观题考前一个月左右开始看背诵版,才体会到重复的力量的,但我并没有达到自己设立的目标,即复习一门法用一天,最后是3天4天才能过一门。至于一轮应该怎么过,可能大家的计划都不一样,只听一遍课?看书加听课?还是看书听课加做题?这三种模式我都听说过。一轮结束的越最早,重复遍数的机会就会更大,小伙伴们一定要结合自身计划好,尽快试错。21年法考延期了半个月,有多少小伙伴和我一样在听到延期时瞬间泄气,这就要靠自己强大的内心了。反正我那半个月的节奏慢了,背诵的强度也下降了,也就做了些真题,挑着看了几门薄弱的法。如果节奏不乱,依然能保持状态再尽可能重复几次的话,我相信结果会更好。不要怕抄写慢,眼手并用记忆效果会更好。在学习刑诉的时候,左老师讲的十分清晰,但合上书仿佛没有学过。于是我就开始抄要点。也没全抄,就是抄写自己最乱的部分,容易混淆的部分。抄过一遍之后印象都加深了许多。柏浪涛老师说他带过一个50多岁在检察院或者法院工作的学生,他把老师上课每一句话都抄下来,柏老师都说他这样太慢,但他最终通过了。也许只有那一代人才能用这种强悍的学习方法。其实内核是一样的,严格按计划进行固然重要,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以弄懂、记住为本位,没弄懂就继续研究,没记住就抄写朗诵,直到弄懂、记住为止。这些也需要重复的加持。也许大家会有担心,这样节奏会拖沓,时间会不会不够用了,这些问题确实很现实,但我们一定要抓住重点不是吗,没学会没记住再去做题不但浪费时间也浪费题,况且题目一年比一年灵活。不过法律的内核都是相通的,学会了这门,下一门学起来也会感觉很熟悉,所以慢慢来会比较快,这也是为什么先从民刑入手的原因。

各种困难的克服

家庭。必须要感谢老婆这一年的包容与支持,回到家我也是花大把的时间学习,只有吃饭的时候两人才坐在一起。我们还没有孩子,所以我还有这个学习条件,但这一年对老婆的冷落确实需要用个包包来弥补一下哈哈哈。爷爷奶奶还有外婆和爸妈住在40min车程外郊区小镇上,这一年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要是节假日遇到上班就更回不去了,只能是多打打电话,虽然感觉很对不起他们,但为了自己的目标,辛苦一年是值得的,考完了多回去看看吧。社交。这一年的社交几乎为零,以前联系少的压根就不联系了,玩的好的叫我也会把他们狠心拒绝,最多就是一起吃个便饭,还是工作日的中午。走上工作岗位必要的社交不可避免,如何权衡要看自己了,我还是那句话,你对法考有多渴望,自然就决定了你能下多大决心。工作。我从事的是戒毒所监管工作,因为疫情的缘故,社会面一但有确诊病例我们就必须迅速反应,这一整年有九个月我们都是上9天休5天甚至更长时间回不了家。这其实对我备考是有利的,加上单位领导的支持,其实用来复习的时间是很充裕的,对于那些每天早起先做一道民商综合再去上班的大神来说,我只能说佩服佩服佩服。戒毒所工作是劳心不劳力,工作强度很小但操的心很多。我干管教也有7年了,不敢说是得心应手,至少我可以保证工作上不出问题从而给我留出学习的时间。多说一句,只要没有完全脱产去备考,手头的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个良心问题,也是个二选一的问题。身体。我其实一直有锻炼身体的习惯,撸铁散打游泳都有系统学过,还跑过半马,但是这一年我没有任何运动量,最多是晚饭后走走路,有时还要边听课边走。刻意控制饮食的同学要注意了,吃太少真的会饿到学不动,所以我的体重也达到了历史最重,双下巴都快赶上脸一样宽了,晚上值夜班没人了裤子要解开才能好受一点。考完第一件事就是减肥,备考时脑力消耗大千万别饿着,吃就对了。

关于考试客观题。我平时练习先做的各部门法配套的练习题题册,比如众合的真金题,书中绝大部分是真题,也有少量模拟题,后来我用的竹马app,也没有做够10年的真题,只是近5年的左右,app显示总做题数是1000道。但加上练习册的题目也应该有5遍左右了。最好的情况就是考前的模考,次数越多越好,我模考了两次吧,反正也不怎么理想。最郁闷的是,app显示同样的题目我平均错三遍四遍。这在考试前对人的打击不敢说丧失信心,只能说是彻底绝望。但也许只有按部就班的执行计划,直面惨淡的正确率,坚持下来才是唯一的出路。主观题。先说打字。我以前也是一指禅,打字真的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因为延期的缘故,我们主观题备考有一个月时间,我就是在这一个月学会相对较快的打字的。没有捷径,坚持每天都要打字,只是把题目和答案输入到文档里,坚持一个月,效果立竿见影。再说题目。主观题本身就很少,历年真题做个几遍也不是难事,但我也就做了3遍吧,我不是炫耀,是真的焦虑,快坚持不住了,而且刑诉我都要放弃了,考试的时候也是最后做的。所以我就在性价比高的科目上下功夫--习近平法治思想。这道题我从头到尾跟着宋老师,严格按照老师要求自己写,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是期待最终几页纸的背诵版,这种心理我太懂了,谁以前不是呢?但是自己写出来练过一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我记得我第一篇写的总共也就400字,而且没有一个采分点,但只要我练过三遍之后,就很自信了,已经开始在微博上找老师的模拟题了。自我感觉就是习思想这道大题救了我,今年考11个坚持,我都写出来了。还是那句话,怕背诵的同学们,你们一定会明白能靠背诵写出来的答案才是最简单的。一些感悟虽然我憎恨内卷,但有时候必须要逼自己一把。毕业之后一直想通考研证明自己,似乎仅仅是为了考研而考研,到底为什么没有想清楚,目的不明确,才会导致考不上吧。这次我也许想通了,虽然通过之后依然迷茫,但直到从考场出来我依然能够保持盲目的自信,坚信我能考过。所以坚定的信念,必胜的渴望,腰坐断眼看瞎的决心,才是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什么学习方法、学习计划、书籍选择、资料搜索其实我都不想和你们分享,因为我相信,在强大的信念面前,这些问题甚至不如对家人亏欠该如何解决更难。被考试折磨过的朋友一定体会过心态的过山车,今天感觉自己又行了,明天又消沉了,这都是必经之路。未曾在黑夜里哭泣,哪能在春风里得意。失败了找个角落去哭,完了再爬起来,我们面对失败的态度,才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你们要相信自己,我一个在职大龄学渣都可以,你们到底比我差在哪?谁的生活不是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既然选择了法考,就放弃那些可以放弃的,严格执行自己的计划,直到最后一秒。

谢谢大家的关注,如果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或者哪里不对的,欢迎留言。????

考研天津师范大学2021年心理学考研347真题分析(考研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报录比)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3 条评论)